企业不进行科技创新就没有出路,这已经成为许昌科技管理部门和众多企业家们的共识。要搞科技创新就需要各项资源。现实的情况是,许昌乃至河南,创新策源地最为丰富的大学少、成果最为众多的科研机构缺、用于创新的资金往往又捉襟见肘。怎么办?从没认过输的许昌人,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许昌有这么多的企业,如果这些资源可以共享,一定可以发挥“1+1>2”的聚变效应!由此,许昌市组建了五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实现了科技资源的聚变共享,减轻了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是组建了许昌市科技创新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科技管理的高效良性运行。主要是提供科技政策发布与咨询相关服务,围绕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对外合作等,先后举办400多场次的政策宣传、产学研对接、科技培训、学术报告等活动,培训人员4万余人次。特别是2022年,为把“万人助企联乡帮村”活动做到实处,启动了许昌市政研企联动创新活动,即1+10+N活动。计划开展一场市厅会商、举办10场大型产学研对接、进行多场次科技服务活动。目前,已举办许昌学院食品与药学院、中科院常州所和山东齐鲁工业大学等3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参与企业280家,15家企业与专家达成合作协议。后续,还将根据企业需求,举办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科院等离子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7场产学研对接活动,努力把活动走深走实,为我市科技创新对接更多优质资源。
二是组建了许昌市科技人才引进与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为企业选择创新人才和买卖技术架起桥梁。首先是成立中科院许昌分中心,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先后引进中科院高层次人才96名,在许昌市成立5家新型研发机构。全市49家企业与中科院30个院所开展合作42个项目,其中30个项目被列为中科院河南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省财政支持2920万元,立项数和获得经费数居全省第1位。然后是提升技术转移服务成效。邀请省厅专家分县区对科技型企业进行集中辅导、宣讲政策、规范流程,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0.5亿元,较2020年度增加7.7亿元。许昌市出台的企业购买域外技术进行10%补贴的政策被省政府调研后上升为省级普惠政策。
三是建立许昌市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服务平台,实现科学研究检验检测的快捷经济。整合市内高校、科研院所、检测机构和企业的大型科研仪器设施,设立创新券,实现资源共享,没有仪器设备的企业搞实验研究也有了底气。现有57家企业344套设备加入平台,设备价值1.1亿元,服务许昌市中小企业开展研发活动。
四是建设许昌市科技文献信息与查询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信息的先导作用。首先是引入了科技部万方数据,集成各类期刊近9000种、学术论文40多万篇、成果90多万项、专利3300多万条、标准200多万条、科技报告10万多份、科学仪器3万多台套,助力企业科技创新。向科研人员发放文献服务查询卡6800张,平台访问量5万余人次。其次是发挥科技智库作用。编纂《决策参阅》和《竞争情报快递》各412期,为政府部门和科技企业提供最新的科技情报信息服务。
五是建成许昌市创新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大力开展科技企业孵化工作。建成许昌市第一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孵化出以联桥科技、初心智能、普菲特电子等为代表的企业45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2021年在孵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1.96亿元,科研投入1894万元,纳税719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75个。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五大平台的资源共享加持,企业家们开展科技创新的愿望有了,劲头足了,大家对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足了。不少企业家表示,要在河南聚力建设创新高地中乘势而上,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