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它承载着过去的信息,连接着现在与未来。从古至今,档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还为现代社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6月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让我们一同走进档案,了解档案!
国际档案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日一1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一场国际档案工作者会议,会议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
2007年11月,为庆祝2008年6月9日国际档案理事会成立60周年纪念日,国际档案理事会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
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2013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2024年6月9日是第十七个国际档案日,主题是“筑梦现代化,奋斗兰台人”。
档案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第二条明确指出:本法所称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人为何又叫“兰台人”?
兰台传后世,鉴古照干秋。为什么我们常常称档案工作人员为兰台人?这要从古代专设的档案管理机构说起。我国各朝代中央保管档案的机构有不同的名称:周为天府,汉为兰台、东观、石渠,唐为史馆,宋为架阁库,元为架阁库,明为皇史宬、后湖黄册库、内阁大库、大本唐、古今通集库,清为内阁大库。由此可见,兰台是汉代宫内藏图书之处,是我国最早的官方档案馆,由御史中丞负责,后世朝代称御史台为兰台,司马迁便是其中一位勤恳的档案工作者。东汉时期兰台令史班固,受诏撰史,所以后世又称史官为兰台。唐高宗时也曾改秘书省为兰台,再经过千年的演变,现在“兰台”一词已成为用来泛指档案保管机构和档案工作的代名词,档案工作者也就被称为“兰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