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进入新发展阶段,尤其是2019年许昌市全域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一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以来,城乡融合发展的宏伟画卷在许昌大地渐次铺开。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这是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应有之义,更是坚实迈向创新强市建设目标、走向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
一年来,市科技局把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有力抓手继续深入推进,共选派科技特派员166名,组建省级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3个。此次选派的科技特派员主攻科技领域主要分布在小麦、优质辣椒、中药材、花卉苗木、畜牧养殖等产业领域。科技特派员按要求组成工作队到分包乡村,向服务对象传播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团聚焦产业技术指导服务、技术瓶颈集中攻关、本土人才培养帮带、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方面,及时开展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截至今年年初,科技特派员累计开展科技服务2800余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50余场次,培训农民1.5万余人次,开展技术宣传咨询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页及技术指导手册4.5万余本,共引进、推广囤麦127、迪卡653、康农玉800等新品种100余个,推广大豆、辣椒新品种和桃树免枝组长枝修剪、大豆水肥一体化、小麦—朝天椒套种高产高效栽培等新技术65项,带动实现经济效益约3.8亿元,充分发挥了科技特派员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为强化农业领域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市科技局加大农业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实施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024年,我市立项实施4个河南省乡村振兴科技计划项目,获得140万元省级科技经费支持,通过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花木、中药材、乳制品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此外,我局还积极组织各县(市、区)对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项目进行组织培育,许昌市农业科学院承担的“豫产根茎类道地药材优异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培育”项目和许昌世纪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野生和珍稀食用菌良种选育及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推荐申报河南省2024年第二批重点研发专项。
市科技局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组建研发平台,提升平台基础资源开放服务能力、技术创新服务能力。经过前期的调研摸底,积极做好研发平台的组织培育工作,经过专家评审认定,目前我市共备案组建市级农业领域研发平台8家,涉及农产品加工、绿色种植、农机设备等领域。此外,我局还积极鼓励、帮助河南省盛田农业有限公司、河南欧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农业企业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培育组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更好地把创新动能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开展高层次产学研对接活动,深化与中科院及其所属院所的合作,开展创新资源共享、科技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协同转化。2024年以来,邀请中科院合肥智能所智慧农业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纳米研究中心开展成果对接会2场,发布农业领域科技成果,促成企业与科研院所新签订协议3项,为企业精准提供技术服务,有效提升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研院所优势科技资源服务许昌农业领域经济社会发展。
2024年,全市粮食产量29.49亿公斤,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1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1.5万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9%,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2%......又是一年好“丰”景,田畴沃野尽“丰”光。2025年,许昌的农业科技力量主体们将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和“同心下好一盘棋”的团结,奋力绘就城乡融合发展新画卷,开辟共同富裕壮丽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