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秋收麦播关键期,连续阴雨却严重威胁许昌农业生产。
寒露时节,本应五谷丰登、秋种有序。但连绵秋雨,让许昌的田野陷入两难:玉米、大豆在秆上岌岌可危,冬小麦的播种期一分一秒地流逝。 农户们的焦虑,写在望雨兴叹的脸上。
“雨再下,半年的辛苦就要泡汤,明年的麦季也要耽误了!”
秋雨绵绵,农时告急!10月9-13日建安区科技特派员王燕专家一行踏着泥泞,奔赴建安区多地,将最急需的农技服务送到田埂边,现场为农户讲解“抗湿抢收”与“小麦晚播”,为农户送来破局良方,守护“金灿灿的收成”与“绿油油的希望”。
面对已成熟却无法下地收割的秋粮,王燕指导农户要做好“及时排涝、尽快抢收、多措晾晒、科学播种”,特别是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晾晒”: 收下的湿粮,摊晾通风是第一要务!将粮食通过铁丝笼、木板等薄摊晾晒,配合电扇吹风以加速水分蒸发,有条件立即启动烘干设备,防止堆积霉变。
相较于抢收,如何应对必然推迟的麦播,是农户们更长远的心结。对此,王燕专家带来了详尽的 “小麦晚播技术包”。“晚播不等于减产,只要我们技术到位,明年照样能丰收!” 她的话语给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王燕专家向农户们讲解了品种选择及晚播技术要点,“王专家不来,我们只能干着急。她这一讲,心里立刻亮堂了,抢收有办法,晚播有方向,我们又有信心了!”一位家庭农场主张彦君感慨地说。
天有不测风雨,农有科技护航。在这场与恶劣天气的较量中,科技特派员们奋斗在生产一线,他们将技术送到农户手中,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筑起粮食安全最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