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要闻
【县区动态】科技特派员两度赴田头 为建安秋粮“把脉开方”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10-17 17:46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近期,在省市区科技部门的安排部署下,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玉米、大豆)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聚焦持续阴雨等不良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于 10 月先后两次赴许昌市建安区开展专项科技服务,实地调研作物生长及收获情况,精准提出指导建议,为防灾减灾保丰收提供科技支撑。


10 月 11 日,服务团团长刘天学教授一行首先前往榆林乡于庄村蕴泽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玉米增密滴灌试验田,调研发现因种植密度过大,玉米存在长势弱、空秆率及小穗率偏高的问题。对此,服务团明确建议,玉米种植需摒弃盲目密植思维,应结合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水肥条件及天气状况,科学规划种植密度,实现合理增密提质。在合作社千亩大豆玉米带状复种植田,受前期持续干旱、中期高温干旱叠加影响,玉米和大豆长势均不及往年,玉米果穗偏小,且后期持续阴雨易引发果穗霉变,大豆长势相对稳定。随后,服务团在将官池镇高楼陈村许昌农科种业有限公司玉米新品种展示田考察时发现,汉玉 122、金子弹 1 号等品种在灾害天气中表现优异,籽粒金黄饱满,无秃尖、霉变现象,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10 月 14 日,趁天气转好,刘天学教授一行再次深入建安区调研。在陈曹乡一处玉米收割现场,地势较高、无田间积水的地块采用普通雷沃收获机作业,收获质量优良,基本无掉穗漏籽情况,籽粒品相好、霉籽率低。而邻近收获较早的地块,因田间管理不及时,已长满玉米芽苗,导致收获质量差、损失率高,二者形成鲜明对比,为后续收获作业提供了实际参考。

针对当前不良天气对玉米、大豆收获及即将开展的小麦播种带来的不利影响,服务团提出系统性建议。一是强化防灾减灾意识,牢固树立 “减灾就是增产” 的理念,将风险防控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二是落实综合技术方案,通过选用抗逆丰产品种、推进高质量整地与播种、加强水肥管理及生长调控、培育健壮作物群体、配备粮食烘干设备等措施,多维度降低灾害影响,全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